发布时间:2025-10-15 18:01:01    次浏览
2016年7月19日下午,万科集团对外发布了一份名为《关于提请查处钜盛华及其控制的相关资管计划违法违规行为的报告》(下称报告),接收方为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深圳证券交易所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深圳监管局。报告内容称,钜盛华及其所谓一致行动人单方面宣称成为万科第一大股东后,在缺乏必要调查了解和依据的情况下,强硬声明反对万科发行股份引入深圳地铁预案,并提出罢免万科全体董事、非职工代表监事议案,否决万科2015年度董事会报告、监事会报告和年度报告,已对万科正常经营、业务发展造成不利影响。万科主要提请监管机构核查以下两个问题:1.在万科A股中小股东流通盘面较小的情况下,钜盛华明显具有资金优势、持股优势和信息优势,极易利用其掌握的多个账户形成并实施市场操纵。需核查钜盛华增持万科股份过程中连续交易、约定交易、尾市交易等证券市场操纵行为。特别是核查2016年7月5日14点45分起,出现大量9999手和10000手买单申报的IP地址,以及14点51分23组8787手的卖单申报的IP地址。如果来自钜盛华及其一致行动人,该行为违反12个月不得出售的承诺;如果来自其他机构或个人,需要调查其意图,是否与钜盛华存在一致行动关系。2.核查九个资管计划之管理人和优先级委托人是否事前知悉此次投资的万科A股股票将被锁定12个月以上,存在无法减仓平仓导致优先级委托人受损的风险;是否就此取得了全体委托人的同意。万科方面表示,恳请监管部门核查以上问题并回复公司。公司作为万科工会向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法院起诉钜盛华及其一致行动人在举牌过程中存在违法行为的利害相关第三人,有义务将以上资料在诉讼时提交给法院。公司将依照有关规定履行相应的信息披露义务。自2015年以来,“宝能系”旗下公司钜盛华、前海人寿、以及钜盛华作为劣后委托人的九个资产管理计划于二级市场持续增持万科A股,目前合计持股占万科总股本的25.40%,占万科A股之28.83%。万科调查报告显示,截至7月16日,九个高杠杆的资管计划已有六个出现浮亏,一个接近平仓线,资管计划平均持股成本18.89元,如按7%的利率加计融资成本,持仓成本约为19.83元。钜盛华涉嫌用九个资产管理计划拉高股价,涉嫌为前海人寿持有的万科A股维持浮盈,输送利益。同时钜盛华和九个资产管理计划未提示举牌导致的股票锁定风险,可能导致优先级委托人受损。 万科方面还认为,目前中小股东、媒体、社会公众对于钜盛华的高杠杆资金链能否持续,是否会引发万科A股股价断崖式下跌,是否会再现2015年股灾期间二级市场系统性踩踏风险,表示了极大顾虑。截至目前,宝能方面并未对万科以公司名义的举报作出置评,同时也并没有对触及平仓线的资管计划采取补救措施。但浙商银行相关负责人已经表示,该行从未向宝能提供资金收购万科,而是向钜盛华提供资金作为优先级去收购前海人寿,万科的部分指控不属实。部分市场人士表示,万科这种事先将举报信交给媒体的行为极有问题,有主动方利空打压股价的嫌疑。资金来源的审查,短期内不会有结果,最多深交所发个问询函。关键问题就在于姚振华的腰包鼓不鼓,爆仓就完蛋,有钱可以继续任性。从万科A的今日走势来看,在上午11:00突然转跌为升,主力买入高于主力卖出12个百分点。是不是正如部分市场人士猜测的那样,部分人故意打压股价趁机扫货呢?当然,这些我们都不得而知。在这次的万科“骚动”中,华润和安邦依旧没有发声。随着万科股价的下滑,两者的账面金额都出现了大幅缩水。但就在此时仍一言不发,是看好万科的未来走势,还是在等合适的时机套现呢?对于这些,我们仍然不得而知。作为财经编辑,我们通常花费很多的时间在热点财经时事上,往往忽略了写作和阅读的深层含义——思考。在大多数人看来,财经类新闻及评论是十分枯燥无味的,与“生活”一词相去甚远。这使得我们不得不去重新定位如何让受众先为“人”,后为“财经人”,让财经类新闻和评论拥有生命和态度的一些重要话题。如今的社会是浮躁且远远达不到实质性公平的。但无论是谁,都拥有平等的阅读体验。由于生活环境、受教育程度、人生历程等众多因素的不同,我们往往在事物的认知上会擦出激烈的火花。而这种火花的产生才是真正推动社会进步的必要因素。财经专栏的设立宗旨也正在于此。话题与读者紧密相连,无论是话题灵动了读者,还是读者丰富了话题,这都会成为我们前进的动力。财经八姐栏目以泛财经热点话题为切入口,亦会涉及社会热点问题,尊重事实,阐述观点,让事件有据可依,生动耐看。校对:TIER